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崇祯:朕就是盛世之君在线阅读 - 第571章

第571章

    ??孙承宗沉默片刻,开口道:“所以陛下所颁这份旨意,才一再强调,要根据辽前,辽西,辽南等多处局势来定。

    ??撤卫设府一事,必须要办,但如何推行,还要审时度势才行。

    ??本督觉得陛下所言甚善。

    ??从坐镇辽前以来,你跟随本督的时日不短了,也能看出来,在辽前这个地界,藏着多少的腌臜事。”

    ??茅元仪眉头紧皱,神情变得凝重起来。

    ??他怎会不清楚辽前的腌臜事呢。

    ??先前没在这方面多注意过,所以不清楚这背后藏着的利益,可随着天子点明此事,秘密暗查之下,却发现问题太多。

    ??以祖家、吴家为首的辽东将门,在戍边的各部大军中根基不浅,在锦州、宁远、广宁前屯卫等地,所兼并土地同样不少。

    ??甚至在不少卫所中,名下的那些土地,早就转变了性质,成为了某家某姓的私产。

    ??纵使是这般,还没有算上暗地里走私,豢养家丁等腌臜事,辽前的底子啊,很早就变得不干净了。

    ??“那督师打算怎样做?”

    ??茅元仪想了想,有些犹豫道:“下官也知撤卫设府,厘清卫所田亩,对辽前,对朝廷都有好处。

    ??可是吃进嘴里的肥肉,想要叫他们轻易吐出来,并非是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??尽管说祖大寿、吴襄这些人,全都被陛下调离出辽前,叫辽东将门陷入群龙无首之势,不过他们的势力和底蕴都在。

    ??甚至下官严重怀疑,这些家伙不仅跟建虏私下暗通,或许还跟朝中一些人,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。”

    ??“等。”

    ??孙承宗眼神坚毅道:“撤卫设府这件事情,必须要设法贯彻下去,这不仅是为给朝廷减负,更是为拔除辽前毒瘤。

    ??所以这件事情,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到极致。

    ??唯有真正意义上的撤卫设府,才能确保这些主张实现,不过这样一来,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。

    ??所以我们需要等一个契机,在建虏无暇他顾,纵使辽前生乱之下,亦没有底气派兵进犯辽前,那才能推行此策。”

    ??“这谈何容易啊。”

    ??茅元仪轻叹道。

    ??利益这种东西,一旦尝到其中滋味,想要轻易松口,是断然不可能的,不知不觉间,所谓的辽东将门,受多方因素的影响下,在辽前,在朝堂,都罗织了一个隐秘的利益网。

    ??或许说李家被除掉了,可谁又能保证,从李家退出辽东后,祖家和吴家等势力,是否又拜了别的山头没有。

    ??党争,不仅加剧了朝堂官场的混乱,还叫人心都变得复杂起来。

    ??其实在很多时候,就算是明知道事实真相,可出于种种缘由,使得这些真相,并没有被捅出来。

    ??“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。”

    ??孙承宗站起身来,语气坚定道:“通过这快一年时间,辽地局势的种种变化,本督发现自己错了。

    ??错误的预判了建虏的强盛,却忽略了他们自身的劣势。

    ??建虏奴酋黄台吉,此人野心勃勃,比那努尔哈赤还盛,其胃口不仅仅局限于辽东,他更想夺取更多疆域。

    ??可现在被陛下所提泛辽东战略,搅得辽东开始风起,甚至辽南驻地,都开始有不少义军出现。

    ??你可知这代表着什么?”

    ??“督师的意思是说……”

    ??茅元仪被提点之下,眉头微皱起来,“临近辽东的草原各部,建虏不能继续征伐,忙于在所窃辽东各地镇压,那核心人口不足的缺陷,就算暴露出来。”

    ??“不错!”

    ??孙承宗掷地有声道:“这就是建虏天生的缺陷,先前他们表现强悍,震慑住临近的草原各部。

    ??现在却被死死牵制着。

    ??如果说我们不仅在辽西、辽南沿海等地,继续乘船渡海袭扰建虏,叫其不能彻底镇压辽南义军。

    ??并选择在宁远卫治下,开辟一个榷关,谴派信任的人坐镇,去输送草原急缺的盐、茶、棉布等物,那必然能设法拉拢一批部族,叫建虏势弱的消息,传递出去,这也是陛下的意思。

    ??若此事能做好的话,不仅能进一步威胁建虏安定,还能给朝廷继续减负。”

    ??茅元仪担忧道:“可这样一来的话,我们无法保证,像铁料、火器等违禁品,是否会经此榷关,流向草原啊。”

    ??“这的确是一大问题。”

    ??孙承宗点头说道:“所以本督打算,叫你亲自坐镇宁远,主抓榷关,想要叫辽前弊政彻底铲除,就必须做更多的事情。

    ??被迫的等待,是等不到好结果的,所以我们要主动出击。”

    ??“下官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??茅元仪闻言,神情正色道:“为了大明社稷,下官愿回宁远,去抓那榷关,哪怕得罪再多的人,也绝不会叫这等好事,最终变成坏事的!!!”

    ??第二百二十四章 新学

    ??大明现在所面临的尴尬境遇,就是所能用的人太少,不是经科举制上来的官员,而是真正具备新思想的人。

    ??很多时候,崇祯皇帝心里也想多多推动改变,怎奈可用的人就这般多,就算有再多好的构想,也必须一步步来。

    ??贪多嚼不烂的道理,崇祯皇帝比谁都要清楚。

    ??尤其是现阶段的大明,就是一个比烂的时代,看似大明法纪无处不在,可惜在很多地方却并非这样。

    ??现实,往往是很残酷的。